“催生”政策密集出台 这些地方为何如此拼
6月7日,广东省卫健委、财政厅、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生育友好省,稳妥有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不断深化优生优育及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完善托育、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生育支持措施。其中特别提到,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广东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双过亿的省份,也是2022年出生人口唯一超过100万的省份。但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27.2万人,出现几十年来首次下降。在此背景下,广东出台了上述“催生”政策。
【资料图】
在广东出台上述“催生”政策之前,今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如下:生育一孩,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生育二孩,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1000元;生育三孩,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
在各地已出台的“催生”政策中,深圳把一孩也纳入育儿补贴的范围,还是十分罕见的。
近期,除了广东以外,国内还有多地出台了各具特点的“催生”政策。
西北人口增量第一省的“催生”政策
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不同,宁夏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在31个省份中,宁夏人口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西藏和青海。
根据宁夏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底,宁夏常住人口728万人,比上一年底增加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7万人,出生率为10.60‰;死亡人口4.5万人,死亡率为6.19‰,自然增长率为4.41‰。而2022年全国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60‰。可见,宁夏出生率不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仍保持自然增长率为正数。
但2021年宁夏出生率为11.62‰,常住人口增量为4万人。可见,无论是出生率还是人口增量,宁夏在2022年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2022年宁夏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为3.2万人,但人口增量仅为3万人,这意味着当年宁夏净流出0.2万人。
虽然2022年宁夏常住人口增量仅为3万人,但在西北五省份中已是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甘肃省,2022年人口增量为2.4万人。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到202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达到740万人左右;到202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达到75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未来3年要增加1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万人);而2026和2027年,平均每年需增加5万人。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来说,可以依靠吸引外来人口来实现人口增长。2022年宁夏人均GDP仅为69781元,而全国人均GDP为85698元,陕西省人均GDP为82864元。可见,宁夏人均GDP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同属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在这种情况下,宁夏对外省人口的吸引力并不强。因此,宁夏的人口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提高出生率。
今年5月,宁夏卫健委、财政厅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育儿补贴金发放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落实宁夏生育支持措施。《方案》提到,将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金: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金2000元,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金4000元。此外,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从出生当月起,每孩每月发放不少于200元的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周岁。
在西北地区,这种育儿补贴政策的力度算是不小了,其效果值得期待。
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哈尔滨出台“催生”政策
哈尔滨曾是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唯一城市。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全市常住人口为1000.99万,较2010年减少了62.61万,是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人口负增长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人口负增长的省会城市。
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哈尔滨是东北三省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唯一城市。但2021年末,哈尔滨常住人口下降至988.5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11.6万人。至此,东北三省没有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千万。
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在2021年跌破千万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此前常住人口已连续几年下降。哈尔滨市历年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2019年,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分别为1092.9万人、1085.8万人、1076.3万人。
《2022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没有公布常住人口数据,公布的户籍人口为93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 万人,出生率3.6‰,死亡人口5.1 万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1.8‰。
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今年4月,《哈尔滨市育儿补贴发放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挂网公开:拟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三孩及以上家庭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该子女满3周岁止。同时有二孩、三孩未满3周岁的,分别按二孩、三孩标准发放育儿补贴。
另外,夫妻双方均为哈尔滨市户籍的,发放全部;夫妻仅有一方为哈尔滨市户籍,另一方为无户籍的现役军人的,发放全部;夫妻双方一方为哈尔滨市户籍,另一方为外地户籍的,为在籍一方发放50%;丧偶或夫妻双亡的,发放全部。也就是说,夫妻仅一方为本地户籍的,育儿补贴减半。
绍兴市上虞区的“催生”政策最齐全
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绍兴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户籍人口不断下降。
今年4月,绍兴市上虞区推出优化生育政策13条,主要内容包括:给予每对新婚夫妇价值1000元的礼包。对二孩、三孩孕妇分别发放500元和1000元的孕期检查补助。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给予补贴。向二孩、三孩分别发放每月300元和500元的消费券,直至孩子3岁。婴幼儿2-3岁期间,对二孩、三孩分别发放每月500元和800元托育服务补助。孩子0-3岁期间,参照上年度上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向三孩母亲发放生活补助。对0-3岁的三孩及其母亲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商业保险保障。
此外,还包括:对无房户或现自有房(商品房)人均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的三孩家庭,购买商品房时一次性发放30万元房票。三孩家庭公积金可贷额度允许上浮30%。二孩、三孩家庭优先配租保障性租赁住房。对无房户或现自有房人均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且确有租房需求的二孩、三孩家庭,实际租房(商品房)时,分别依申请发放每月800元和1500元的租房补助。三孩在幼儿园期间的保教费减免50%。二孩可跟随一孩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三孩入园、入学不受学区房限制。
可见,绍兴市上虞区出台的“催生”政策,涵盖了结婚、孕期检查、产假补贴、育儿补贴、托育补助、生活补助、保险、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租房补助、入园、入学等各个方面,在各地已出台的催生政策中,上虞的催生政策堪称是最齐全的。
根据《2022年绍兴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近年来,上虞区户籍人口不断下降,2017年上虞区户籍人口为78.12万人,2018-2021年户籍人口分别为78.04万人、77.94万人、77.75万人、71.71万人。
武汉东湖高新区育儿补贴金额最高
武汉是华中第一大城市,也是近年来最早出台“抢人”政策的城市之一。东湖高新区的经济总量位居武汉15个区(含功能区)的首位,有“中国光谷”之称,在促进人口增长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5月1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按政策生育三孩发放育儿补贴实施方案》,对2023年1月1日后满足相关条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儿补贴1万元,最长可享受至6周岁。这意味着,生育三孩补贴最高6万元,这是迄今各地出台育儿补贴中金额最高的。
到目前为止,各地已出台育儿补贴政策,绝大多数地区只发放至孩子年满3周岁。而东湖高新区的育儿补贴发放至年满6周岁。
那么,发放这么高的育儿补贴金额,东湖高新区的财政承担得起吗?东湖高新区的经济总量位居武汉15个区(含功能区)的首位。据东湖高新区2023年工作报告,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3.81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武汉市2022年的GDP增速(4.0%)高出2个百分点,GDP总量占武汉市GDP(18866.43亿元)的14%。
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据《202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2021年东湖高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4.55亿元,也位居武汉各区的首位。
根据《202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的数据,2019年,东湖高新区常住人口只有69.37万人,到了2021年,常住人口猛增到118.38万人。东湖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仍然出台如此大力度的育儿补贴政策,确实不同寻常。
总之,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催生”政策,虽然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结合地方实际,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财力等因素,聚焦为育儿家庭降低生育、养育成本,这些举措对于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营造生育友好环境,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