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中的狈,到底是什么生物?看完或许就有答案了 观天下
我国文化中就拿用动物形容人的成语来说,例如狐假虎威、鼠目寸光、虎落平阳、蛇蝎心肠等,尤其是我们经常形容两个坏人相互勾结,联手干坏事时说的狼狈为奸。该成语中的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即便没有真正见过,但也有所耳闻,那这个狈又是什么玩意呢?
“狈,兽名,狼属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则颠”,这是《康熙字典》中狈这种动物的解释。狈作为传说当中的野兽,大概率是狼生下的畸形后代,由于前腿发育不健全,所以需要趴在狼的身上。
(相关资料图)
关于狈的其他记载
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说道“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也就是说狈这种动物必须将前腿搭在狼的身上才能行动,如果没有狼的帮助它就会寸步难行。不过《酉阳杂俎》是志怪书籍,从科学的角度的话有待考证。
其实在古代人们常用的话语中也有过狼獾为奸,但狼狈这个词出现的比狼獾要早,因此后人见到狼与獾合作觅食的景象时,都会认为这就是古人说的狼狈,尽管狼狈为奸的事实并不是如此,但是狼狈为奸的形象还是这样流传开来。
除了《康熙字典》和《酉阳杂俎》两本古籍之外,《本草纲目》中有关于狈的记载,说狈的前足比狼的前足短,虽然肢体残疾,但是狈拥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它能够带领狼群找到充裕的食物,因此狼驮着它也是给了它很高的地位。
关于传说中狈的身份,民间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刚刚分析的,狈生来就很聪明,但由于先天缺陷,行动不便,于是它就凭借智慧使狼群信服它,从而走到哪都驮着它,并将它奉为军师,狼群的整体行动都由他来指挥,因此狼与狈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十分亲密。
另一种说法认为“狈”其实是先天残疾或者受伤的狼。它们可能是一出生就有先天前腿残疾的生理缺陷,就是开头说到的一狼生二子,其一四肢健全,另外一个天生有缺陷的说法。第二个可能就是在捕猎的过程中被猎人的捕兽夹夹断了前腿,所以才会导致前腿过短。
但是狼群不会因为其它狼的残疾而直接抛弃它们,当它们的同伴因为前腿过短走路不便时,必要的话,会在一定情况下将它们背在身上,为的就是能够在危险的时候帮助其脱离危险。
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了,狼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非常残忍且凶猛的食肉动物,虽然说它们有群居的特性而且会与同伴一同行动,但是狼王的形象都是强壮且有领导能力的,抛开别的不谈,狈这种动物先天残疾,论强壮这一点,与成为狼王差的也太远了。
曾发生过这样一起关于狈的真实事件,在1956年山西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运输的卡车在离村庄2公里左右的地方故障抛锚了,当时车上留下了一个人看守,其他人步行去村庄求援,此时狼群发现了抛锚的卡车和卡车中的留守人员,于是选择围攻。
留守人发现狼群虎视眈眈的在黑暗中盯着自己后也开始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起初狼群只是跃跃欲试上前寻找破绽,留守人也只能不知所措的打开车灯试图吓退它们,但几次下来狼群觉得这只是虚张声势,对它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就不怎么害怕了。不过它们也发现人在车里很安全,攻击造不成什么影响,就暂时撤退了,不过还有几只的狼则蹲在地上继续看守。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只很奇怪的狼,它被其中一个狼背在背上驼着,它围着车转了一圈后,好似指挥狼群一样叫了几声,紧接着那些狼真就排成了一队,轮番的来撞驾驶室的门,这可把留守的人吓得半死。
直到回去喊帮忙的人与救助车辆到了,狼群才被吓得躲进了黑暗之中,由于它们逃窜的过于苍茫,以至于那个最出众的狈被丢弃在了那里,它并不是不想跑,而是由于它的前脚短,后脚长,没有狼驮着它,想跑难如登天,村里的老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是狼群中的不祥之物,紧接着就告知村里人将其打死了。
目前关于狈的照片也没有真实拍摄的,大部分都只是人们的想象和猜测,至于它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用去过多纠结,将它作为一个形象的成语就好。